下背痛可以說是一種症候群,而非只單一特定的疾病。且所謂的下背痛是指發生於下背部或下背組織的疼痛,也就是腹背部肌肉或是骨骼失去正常功能範圍後,所引發後背及腿部酸痛的總稱(下背痛的疼痛範圍可延伸至雙下肢)

一.下背痛引發原因

1.創傷:

(1)急性:急性的腰椎薦骨調整扭傷(acute lumbosacral strain or spain)、脊椎脫臼或是骨折等

(2)慢性:長期姿勢不良或是懷孕等

2.腰椎關節退化:例如腰椎的退化性關節炎(長骨刺)

3.腰椎間盤病變:椎間盤突出、破裂壓迫到神經

4.腫瘤壓迫到腰椎神經(多半是轉移的病灶)

5.先天性或後天的骨骼異常或是軟骨發育不全

6.椎間盤的發炎或感染

7.轉移痛或是心理因素

 

下背痛的治療

I.  主要治療目的為: 

1.強化軀幹肌力

2.加強腹內壓及促進下肢的肌力,降低腰椎受力的負荷

3.要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正確姿勢,以避免背部遭受到不必要的損傷

4.病患應做腰部保健的肌力訓練,藉以防範腰酸背痛

II. 下背痛的治療

1.藥物治療

        內服:非類固醇性消炎止痛劑肌肉鬆弛劑

         外用:藥膏、貼布、噴劑

2.復健治療

         熱療:熱敷短波超音波、紅外線

        電療:干擾波經皮電刺激穴位銀點電刺激

        牽引治療

3.運動治療:強化背部和腹部的肌力、保持良好的脊椎柔軟度、緩解背部肌肉痙攣(牽張伸展運動)、'矯正脊椎骨骼排列

4.背部支架:抑制引起疼痛的姿勢和動作給予無力的肌肉適當的支撐,矯正及維持良好的脊椎骨骼排列,

5.手術治療:改善和重建脊椎的穩定度、解除進行性的神經壓迫、治療保守療法無效的嚴重疼痛

6.經常保持愉快的心情

 

 

二、 運動與下背痛

威廉是運動(Williams exercise)起始於1930年代,

      威廉氏的觀點與假設:過度的腰椎前凸姿勢(lordosis)(肚子向前挺出,且骨盆前傾的懶人姿勢),要加強改善腰椎前凸的姿勢,強調腹肌及臀大肌。

代表性運動:脊椎前彎型運動、仰臥起坐、弓箭步、提臀縮腹與拱背運動等。

麥肯基運動(McKenzie exercise)於1980年代,當時醫學界對下背痛的認識及觀點,其中以椎間盤(intervertebral  disc)被認為是下背痛的主要因素。因為過度的駝背(kyphosis)而造成下背痛,強調腰椎前凸姿勢,強調備不伸肌肌力強化運動,一主要針對軀幹身肌做機加強訓練。

        且提出了疼痛集中化及周圍化的概念。集中化:改善(指本來腰痛的地方慢慢縮小成痛局部)。周圍化:(只腰痛的地方蔓延到連下肢也在疼痛或麻)。

脊椎穩定性運動:1980年代末期,皮拉提茲運動(Pilates),此運動是經由脊柱四周肌肉收縮脊椎穩固地維持在一個「適當」的姿勢,而脊柱四周肌肉也就是核心肌群,訓練核心肌群以達成「肌肉穩固」或「腹肌保護」的作用,並藉不斷反覆練習以改善運動感覺,並使大腦將肌肉的正確收縮方式轉為記憶程式儲存於腦中,使得在從事日常身體活動、工作或,均可保持在最適當且穩固的脊椎姿勢。由於腹內壓會降低脊椎的壓力、提供負荷脊柱良好的支撐力,藉以達到維護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而腹內壓則是由部分核心肌群的共同收縮所產生的,因此也證明了核心肌群在脊椎穩定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基本的簡單運動

放鬆運動 靜躺仰臥,閉眼慢慢深呼吸,放鬆全身肌肉。

雙膝觸胸運動 平躺屈膝,抱雙膝觸胸,慢慢抱緊直到背部被伸展為止,維持五至十秒,再慢慢回復原位。  雙膝觸胸運動.jpg

仰臥起坐運動 平躺屈膝,兩手放在身體兩側,抬頭讓下巴盡量碰到胸部,然後舉起兩手觸摸膝蓋,注意要縮攏下巴;在慢慢將頭降到地板上,放鬆手臂並做深呼吸。

仰臥起坐運動.jpg

架橋運動 (舉臀運動) 平躺屈膝,慢慢抬起臀部遠離地板,再慢慢降下,注意要讓背部先碰到地板。舉臀運動.jpg

貓與駱駝運動 膝手觸地行大禮式跪姿,將背弓起像山峰一樣;然後再凹下背像山谷狀,重複五到十次。山峰及山凹運動.jpg

膝後肌伸展運動 平躺屈膝,彎一隻膝蓋碰觸胸部,然後雙手抱住大腿,像天花板伸直你的腳後跟,同時盡量讓膝蓋打直,再慢慢拉腿朝向自己,直到接近垂直為止,注意要背屈你的腳板。

膝後肌伸展運動.jpg

強化腹肌的運動 屈膝仰臥,兩手貼於雙頰,慢慢抬起上身,而後保持姿勢五秒左右(肩離地約25公分,實施前後各做五至六次的腹式呼吸)。

強化腹肌的運動.jpg 

 骨盆傾斜運動 平躺屈膝,收縮腹部及夾緊臀部肌肉,迫使下背部緊緊貼在地板上,肩部放鬆且均勻呼吸。

骨盆傾斜運動.jpg 

 

 

 

 

  1. 運動可以協助矯正不正常的脊柱彎曲度,使緊張的肌肉放鬆、增加相關關節的柔軟度,並強化腹胸部肌肉力量,連帶地可使腰、背痛復發機率大幅降低。

  2. 下背部的伸展體操:動作必須輕柔而連續,不可過於勉強,如已有下背痛的症狀發生,運動前最好使用熱敷帶或淋浴溫溼患部。

 

三、 日常生活中的下背痛預防

 

1. 站立或行走時

(1) 站立時應抬頭、挺胸、縮小腹、手置身前、重心前移,並適時變換姿勢或動作。

(2) 避免長時間站立,如必須則將重心交替置於兩腿,並儘可能屈膝。

(3) 避免穿高跟鞋,它會縮短跟腱並增加脊柱前彎。

(4) 倚物或下彎時盡量屈膝,並避免將下背打直。

(5) 開始行走時,先移動腳再移動身體。

2. 坐姿時

(1) 讓背部平坦或圓滑向外,身體略微前傾,不要有腹部向前的曲線,並儘可能不要久坐。

(2) 膝蓋略比臀部高些,矮小者坐高椅最好有足墊。

(3) 椅子最好有一個對腰部能完整支撐的硬椅背。

(4) 避免伸直腿坐,也避免坐在矮椅或墊子上。

3. 開車時

(1) 駕駛座盡量向前移,可膝高於臀,並且較容易踩到踏板。

(2) 靠在椅背上,身體不要向前傾,確定椅子適合頭部的休息。

(3) 長途旅程時,椅子加一個硬椅背,每30~60分鐘休息並下車行走。

4. 睡眠時

(1) 以側睡為宜,仰睡時在膝下墊一枕頭或椅墊。

(2) 床墊必須平坦且軟硬適中。

(3) 頭部前傾十五度左右的枕頭最為適宜,如頸部下方出現空隙時,可將毛巾捲成圓柱狀塞於其間(或使用健康枕)。

(4) 睡覺時手不要伸過頭部,輕輕放在旁邊。

(5) 起床的時候應先屈起膝側躺,腳先跨出床外,再以手臂支撐上半身慢慢起身後下床。

5. 拿取重物時

(1) 用腿部肌肉代替背部肌肉用力,且物體應盡量靠近身體,重物不過腰,輕物不過肩。

(2) 不要打直腿或挺直背部舉物,用力應由腿而腰。

(3) 避免從高處搬下重物。

(4) 提取東西時盡量將東西分攤兩手來拿,保持身體的平衡。

 

 

 

 

 

 

http://www2.cch.org.tw/D1400/lumbago.htm

http://www.npic.edu.tw/~hshsieh/health/lobkpn/lobkpn.htm

 骨科疾病物理治療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gmi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